各部门:
根据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市科技局关于2025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我校参与申报项目“面向绿色制造的热加工智能调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项目名称:人居空间气体有害物质的长效主动消杀净化关键技术及应用提名奖项等级: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主要完成单位: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城建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中预联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
宁培勇;赵洪宾;李湧范;吴明松;周宇辉;杨斌;韩燕祯;于爱萍
提名单位: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项目简介:
在SARS、COVID-19、RSV、流感等多种疫病带来的挑战下,传统被动式消毒技术(如过滤、紫外线、臭氧)因时空局限及副产物问题,难以满足人居空间等动态场景的实时防护需求。本项目针对上述需求,首创了主动、长效阻隔人居空间空气中病原体的系列技术,攻克了构建高效防护场、阻断病原传播的核心瓶颈,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和产品,主要创新点如下:
(1)主动阻隔防控技术:首创超低浓度ClO2(<0.1 ppm)防护场技术,颠覆传统被动消毒模式,通过光控缓释装置实现病原体杀灭率超99%,有效阻断气溶胶传播。技术攻克了传统ClO2制备的浓度失控与副产物污染难题,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备案及欧盟人机共存认证,适用于人居空间、公共场所等动态,填补了国内外动态环境防控技术空白。
(2)仿生微胶囊喷雾剂型:在抗微生物功能天然提取物筛选和调配的基础上,通过仿生原理,以壳聚糖、透明质酸钠为壁材,开发出具有空气动力学特征的天然精油微胶囊(粒径10-50μm,负载6-20%wt),与致病生物质具有优异的耦合效果,制备出5种微胶囊及1款芳香杀菌产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率近100%,兼具长效抗菌和空气净化功能。
(3)智能化终端设备与平台:研发出内嵌AI算法的系列空气消毒终端设备(覆盖100-5000 m³全场景)。融合物联网与风险分析方法,开发了基于SpringCloud架构的空间消毒防护云平台,通过实时监控环境参数,动态运行各类型终端设备,实现全场景智能化空气治理,确保人居空间空气质量保持在II类及以上标准。
本项目构建了主动防护范式,弥补了公共卫生防护链中的缺陷,相关成果申获中国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3项;制定国家标准2项,团体及企业标准4项;发表论文15篇。技术和产品获国家备案及欧盟CE、RoHS、REACH、HHRA认证,在天津等地推广12家,并在欧盟销售,累计产值超3000万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收入超500万元,为本地培养了人才、创造了就业岗位。成熟产品、设备及平台通过在医院、学校、公共交通等场景进行公益免费应用,显著降低聚集性感染风险,保障高风险场所卫生安全,助力公共防疫与可持续发展。
主要技术支撑材料:
论文8篇、专利及软件著作权8项、标准2项,具体明细见附件。
公示时间为2025年9月16日—2025年9月23日。任何部门和个人如对公示的内容持有异议,请于2025年9月24日前实名、书面向我校科技处反映并提供必要的佐证材料。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科技处
2025年9月16日